 
奥数 > 小学资源库 > 教案 > 小学数学教案 >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> 正文
2022-03-30 21:29:21 下载试卷 标签: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
 
     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案《认识人民币》(五),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,仅供参考。
	  教学目标
	
	  1.认识人民币的单位:元、角、分,知道1元=10角。
	
	  2.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,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。
	
	  3.通过购物活动,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、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,并知道爱护人民币。
	
	  课前准备
	
	  多媒体课件、玩具熊,笔、橡皮、尺、练习本等。
	
	 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(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)。
	
	  教学流程
	
	  一、导入:从生活出发,创设情境,引出课题
	
	  1.老师出示一件物品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。
	
	  师:猜一猜,用多少钱买来的?
	
	  2.日常生活,哪些地方要使用钱?(请学生回答。)
	
	  师:好的,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。教师边看边问:在什么地方?在干什么?
	
	  3.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,问:“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?”
	
	  【渗透德育:保管好钱,积少成多,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,献爱心等。】
	
	  小结: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。(板书:认识人民币。)
	
	  (看课件)今天,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:
	
	  (课件播放配音)“我叫聪聪。我叫明明。嗨!大家好,认识我们吗?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。比一比,看谁学得好。”
	
	  师:同学们,加油呀,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。
	
	  二、新授:认识人民币
	
	  1.认识人民币。
	
	  师: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(出示课件)。
	
	  请同学们仔细看,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?
	
	  (1)区别新版和旧版:以10元为例。
	
	  ①课件显示放大的“10元”,问:这是多少钱?你是怎么认识的?点击数字“10”和汉字“拾”,点击单位“圆”(大写)。
	
	  ②课件显示放大的“10元”(新版),问:这是多少钱?你是怎么认识的?
	
	  小结:对!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。
	
	  ③区别: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?(图案、大小、颜色,等等。)
	
	  ④联系实际: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?
	
	  (2)区别纸币和硬币。
	
	  ①课件显示5角纸币,问:你是怎样认识的?
	
	  ②课件显示5角硬币,认一认。
	
	  ③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,区别不同。
	
	  ④课件出示背面,问:背面是什么?(国徽。)
	
	  小结: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。人民币上都有国徽,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,不要随意损坏它。
	
	  2.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,集体回答。
	
	  20元,50元(新、旧版),100(新、旧版)。
	
	  3.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,把它拿出来。
	
	  活动形式:两人一组,一个拿,一个认。
	
	  4.分类: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,多不整齐,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。
	
	  (1)按单位分:元、角、分(板书)。
	
	  (2)按质地分:纸币、硬币。
	
	  (3)按数字大小分。
	
	  (4)按新版、旧版分。
	
	  请学生汇报:展示台上展示。
	
	  5.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,将书翻到第47页,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?(课件显示。)
	
	  小结:像这样,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,这样叫样币,是不可以使用的。
	
	  三、换钱游戏:进行简单的计算
	
	  1.师: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,不知道聪聪、明明认识了没有?
	
	  (课件播放配音)“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,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、角、分。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?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,好吗?”
	
	 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。
	
	 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__个1角。
	
	  小朋友们,动手换一换吧!
	
	  活动形式:两人一组,可以左右两人一组,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。
	
	  (引导)小朋友,我们看聪聪、明明在干什么呢?
	
	  2.情景对话:出示课件并配音。
	
	  聪聪:“明明,明明,你到哪去?”明明(手里拿着一堆钱):“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。”
	
	  聪聪:“你拿这么多1角钱,丢了一个多可惜呀!”“那怎么办呢?谁来帮帮我?”
	
	  请学生回答。
	
	  明明:“谢谢你!现在我知道了。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。”
	
	  (板书:1元=10角)
	
	  四、实践活动
	
	  (课件显示,配音)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,还知道元、角之间的关系,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,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,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。
	
	  1.师生互换:老师手中有1元钱,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?(同桌可以互相帮忙。)
	
	  2.生生互换(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):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。
	
	  师:(拿一件玩具)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,有几种付钱方法?
	
	 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。
	
	  请小组汇报(组员可以帮忙),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,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。
	
	  许多种方法,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。
	
	  3.(课件播放配音)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?好,让我们去“小小超市”看一看吧!(配音乐)
	
	  选四名售货员,开始自由下座位买。
	
	  【购物时要守秩序,讲文明,用过钱后洗干净手,买自己需要的东西,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】
	
	  五、总结
	
	  (课件配音)小朋友,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,学会了很多知识,你们都学会了什么?
	
	  (课件配音)你们说得真好,小朋友们再见。
	
	  生:聪聪、明明再见!
	
	  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。它们扮演的角色是: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(以达到激趣的目的);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(以达到解困的目的)。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,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伙伴。
	
	  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。但在实际生活中,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,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,体现它的社会价值。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,缺乏社会经验,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。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?本节课上,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,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。
	
	 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,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,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(10元、5元、2元、1元),角币(5角、2角、1角)和分币(5分、2分、1分)。这样,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,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。
	
	  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,体现它的社会价值。首先,教师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。在课前,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,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,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。其次,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,开拓思路,体现了开放性,趣味性;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,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,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,并体现了实用性。最后,“小小超市”活动,配以动听的音乐,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,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,任意让学生购买。而学生在买的同时,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;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;用钱买过物品后,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。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,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,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。这是学生本节课中的收获。活动一开始,学生就情绪高涨,活动过程中,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,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,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。
点击查看万博体育app::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
奥数网提醒:
	小升初试题、期中期末题、小学奥数题
	
	尽在奥数网公众号
	
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奥数网微信
ID:aoshu_2003
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中考网微信
ID:zhongkao_com